獨裁者聯盟

過去,曾經以為獨裁國家不過是幾個壞人控制軍隊與警察,透過暴力威嚇人民。但進入二十一世紀,現實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。當今的獨裁政權不再是單一惡人掌控,而是由一個個精密的網絡控制。這些網絡仰賴用於竊國的金融架構、複雜的維安體系,以及提供偵察監控、政治宣傳、不實資訊的技術專家。令人憂慮的是,這些統治網絡不只是在國內運作,也與其他獨裁國家的網絡往來,甚至與民主國家的成員互通聲息。

也许這就是「獨裁者聯盟」的面貌。他們有共同的經濟利益,尤其都擁有緊抓權力不放的堅決意志。他們深知,透明度、問責制、正義、民主等概念對人民有吸引力,為了保住權位,就必須醜化這些概念,無論它們在哪裡出現。

在這個聯盟的運作中,資訊戰與輿論控制是其核心武器之一。他們利用現代數位技術和虛假訊息來壓制國內異議,同時塑造有利於自身敘事的國際輿論。俄羅斯的 RT 和中國的 CGTN 等國際媒體,積極地為專制政權塑造合法性,並放大民主國家的內部問題,以破壞國際社會對民主價值的信任。中國國營媒體積極向非洲、拉美等地擴張,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內容,影響當地民眾對中國的看法。這些媒體相互合作,更直接與政府合作。在中國,宣傳、審查、外交和媒體被視為同一套運作的不同環節。他們會利用空殼公司來「洗」資訊產地,目的是傳播與國內一致的敘事,將民主描繪成衰落和混亂,醜化民主制度本身。

資訊戰例子無處不在。例如,在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,關於烏克蘭有「美國資助的祕密生物實驗室」的荒謬傳聞隨即在網路上瘋傳。俄羅斯國防部和外交部發言人都嚴正宣稱此事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呼應了俄方的說法。這些假消息來源相互配合,創造了一個國際級的回音室。即使是「新聞在場」這樣聲稱「獨立」的機構,或註冊在倫敦但實際總部在敘利亞的「雅拉新聞」,都在散播俄羅斯的假消息。這些操作的邏輯正在被聯盟的其他成員學習和複製。

除了資訊控制,跨國鎮壓是獨裁者聯盟用來維護自身的方式。他們將打壓異見的機制延伸到民主世界。目的是消滅、威嚇或壓制流亡的異議人士。這些人在國外可能透過網路發揮影響力,成為希望的象徵。攻擊他們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公開抹黑,指控他們腐敗,將他們描繪成「外國代理人」。例如,辛巴威當局攻擊牧師馬瓦里勒,指控他接受西方政府資助,並誣衊他涉嫌財務詐欺。這些指控即使荒謬,也能轉移公眾對執政黨腐敗的注意力,並加深人們的憤世嫉俗感,認為所有政治人物都一樣,應對政治敬而遠之。在網路上發起大規模的群眾式攻擊是當代抹黑運動的新形式。委內瑞拉政府會發放小額報酬給轉發政府宣傳的人。沙烏地阿拉伯則動用「蒼蠅大軍」攻擊政敵。這種國家指揮的網路霸凌,能讓異議人士「社會性死亡」,難以過有意義的人生。

這種聯盟的模式也體現在經濟和安全領域。貪腐的國營企業會跨國做生意。一國的警察會為他國提供訓練和裝備。俄羅斯的華格納集團則向中非共和國等國提供「政權生存套裝方案」,包括保護領導人、鎮壓反對派、提供宣傳和洗錢渠道。這種服務的回報是礦產特許權和免稅出口權。這不僅鞏固了獨裁政權,也切斷了這些國家與民主盟友的關係。

長期以來,民主國家與這些獨裁政權的經濟往來,並沒有像一些人樂觀預期地那樣帶來民主化。例如,西德與蘇聯的天然氣管建設,原本被認為能帶來可預測的政治關係,但最終卻被俄羅斯當作勒索工具。民主世界在礦產、半導體或能源供應上對獨裁國家的依賴,不僅是經濟風險,也在腐蝕我們的社會。獨裁國家的寡頭利用英美等地的金融和房地產市場洗錢,讓當地市場畸形,甚至導致政治人物腐敗。

面對這一切,光是認識到威脅還不夠。我認為,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,有效反擊這個獨裁者聯盟。我們需要建立網絡,追蹤並阻止跨國的盜賊統治,讓協助非法行為的中介機構承擔責任。我們需要改變資訊體系的規則,讓民眾對自己的數據和看到的內容有更多控制權。民主國家需要合作,讓可靠的媒體取代那些被專制政權操控的喉舌。這不僅是爭奪資訊主導權,更是一場關於價值觀的競爭。

這是一場持久戰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民主世界必須意識到,我們的民主體制並非穩固不變。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必須努力,才能守護自由、民主與人權的光亮。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對過去的幻想,認清我們所處的世界,並採取積極行動。